特色景點 | 銀杏漸染滿目金 又到最美賞葉時
銀杏樹下漢服秀 (黃杰敏 攝)
行走在銀杏樹下(黃杰敏 攝)
順昌天臺山的銀杏樹吸引游客(徐華山 攝)
銀杏樹構建童話世界 (徐華山 攝)
醉人秋韻(雷斌凌 攝)
政和半嶺“銀杏王”(黃杰敏 攝)
編 者 按
有一種樹,3億年前便開始生長,它們已經很老了,老到記不得很多事。
有一種樹,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滅絕,從北美、從歐洲、從亞洲大部分地區消失。
如今,它們愛上了中國,在中國的各個角落生長。
如今,它們沒有胡楊那么難以尋覓。
也許就在你的家門口,也許就在外面的街道上,也許就在附近的寺廟中。
它們,就是銀杏。
如果說,翠綠是春天的顏色,那么銀杏一定是深秋乃至初冬最惹眼的顏色。
暖陽之下,涼風輕拂,那歷經億萬年不變的小扇子,或在枝頭招搖,或與泥土相擁。
一片片,一樹樹,一叢叢,從南至北,涂遍鬧市,染盡曠野。
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姹紫嫣紅,銀杏只用一種金黃,用那陽光般溫暖的金黃色,渲染出醉人的季節童話。
又到銀杏葉黃時,每年立冬前后,閩北多地的銀杏樹便迎來了“換裝”時節,金黃色的銀杏葉掛滿枝頭,風一吹,便瀟瀟灑灑地落了地,與寧靜的村落相互映襯,自成一幅美麗的風景。
但大家知道嗎?雖然銀杏比大熊貓常見,甚至是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。但銀杏的滅絕風險等級卻比大熊貓還高,因此,銀杏也常被稱為植物界的“大熊貓”。在1992年出版的《中國植物紅皮書》中,銀杏被列為珍稀瀕危植物,在《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·高等植物卷》中級別被定為“極?!?。
身邊隨處可見的銀杏,怎么成了珍稀瀕危物種?
原來,判斷植物珍稀程度的標準,數量并非是決定性的因素,其基因的多樣性和野生種群的分布情況才更為重要。銀杏作為第四紀冰川運動所遺留下來的最古老裸子植物,早在3.4億年前就已生長在原始莽荒的土地上,就算是6500萬年前滅絕的恐龍也只能算得上是它的晚輩。因此,銀杏被當作植物界的“活化石”,但遺憾的是,在之后漫長的時光里,冰川運動帶來的氣候劇變、海陸變遷,銀杏的繁殖也從鼎盛到逐漸消亡,甚至可以說是遭受了幾乎滅絕式危機。目前,銀杏家族的其他成員都已經滅絕,只留下了銀杏這一種物種,所以,一旦銀杏滅絕,那么整個銀杏家族將無一生物幸存。
“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銀杏,特別是公園、路邊觀賞性的銀杏樹,絕大多數是人工栽培的?!笔辛謽I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小黃介紹說,然而只有天然存在的銀杏,才能代表這個物種遺傳多樣性,也只有保護好天然的銀杏資源,才能真正保護這個古老的物種。
目前,南平全市登記在冊的散生銀杏古樹有422株,其中,位于建甌市迪口鎮西坑村的銀杏被評選為2013年度福建銀杏王?!斑@棵古銀杏樹高超過30米,樹胸徑約3米,樹齡預計超過900年?!毙↑S說,2021年6月1日,《福建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》正式施行,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以及那些具有重要歷史、文化、觀賞、科學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實行分級保護,與此同時,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每10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普查。
植物的生長變化,總是隨著節氣的,像赴一場沒有商量卻彼此一致的約,銀杏葉開始黃了,就意味著日子慢慢走向了深秋。這個季節,行走閩北山鄉,我們便能隨時遇見藏在山鄉之中的這抹金黃。
“銀杏一株今尚在,從知潤物有淵然”。時光荏苒,經歷億萬年歲月而存留的銀杏,裝飾了秋冬的風景,所以,動身吧,去邂逅閩北山鄉中這抹銀杏黃。 ☉吳建瓊
連日來,位于順昌縣洋口鎮天臺山風景區的古銀杏群,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。天臺山海拔1078米,這里約有銀杏樹200株,最高的達到43米,樹齡最老的達到1200年。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,當落葉繽紛、果實遍地時,村里人便背上竹簍去拾撿杏果。不僅如此,村民們還將辣椒、玉米、花生、南瓜等色彩繽紛的農作物與銀杏果一起晾曬,打造出了一幅豐收、亮麗的風情畫卷,獨具鄉土氣息。
在延平區南山鎮后溪村有一片銀杏林,有300多株銀杏樹,其中樹齡超過100年的68株。初冬時節,紅色的楓葉、金黃的銀杏交織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。每逢涼風吹過,銀杏葉紛紛飄落,著實迷人。
在浦城縣濠村鄉后濠村里有一片古樹群,平均樹齡在260年以上,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閩楠103株、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12株,更有千年古樟、參天高聳的花梨木,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后濠頂前自然村的36株古銀杏樹,樹齡都在百年以上,枝葉繁盛。后濠的古樹群歷經幾代更迭,時光褪色,但是古樹卻在濠村人的守護下日漸茁壯,逐漸長成參天大樹,成為了浦城濠村的一大特色景觀,也成為了國家進行珍貴樹種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。2016年,后濠村古樹被評為“南平市第二批十佳鄉村景觀林”。
在建陽區莒口鎮金山村東坑自然村,有一叢四蔸六棵古銀杏,樹齡上千年,地面圍徑15.2米,根蔸占地面積90平方米。該銀杏因原母樹遭雷擊后萌生形成,如“兄弟姊妹”,最大的胸圍3.8米,最小的胸圍2.6米,樹冠半徑16米,樹高30多米。古銀杏枝繁葉茂,猶如一把大傘遮天蔽日,年產杏果可達150至250公斤。
當前,政和縣鐵山鎮大嶺村的銀杏已進入觀賞期。大嶺村的銀杏是福建比較小眾且偏僻的一片銀杏群,幾百棵的銀杏樹連綿成片,十分壯觀,有著“華東第一銀杏園”的美譽。如今的大嶺村遺存300多株參天古銀杏,散落在9個自然村的村頭村尾。村內鱗次櫛比的民居與漫山遍野的黃銀杏、紅楓葉、綠竹林交雜一起,織成一幅幅鋪在溝谷和山脊的紅黃綠錦緞。(黃杰敏 整理)
【稿費說明】對本網刊登的作品,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,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,我網將按照《閩北日報》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。如不愿意接受稿費,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。如第一時間,未能聯系我網(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),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,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,概不負責。
【聯系方式】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7樓。電話:0599-8868501、18650668593。郵箱:greatwuyi@163.com
- Copyright ? 2022 GREATWU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
-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[35120180004]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[113330003] 閩ICP備2022011400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9-8868501 舉報郵箱:wlzx@mbdaily.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-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:12390
- 單位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梅峰路45號報業大廈7層 廣告熱線:0599-8868501